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原文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攫、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翻译

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假如被驱赶到罗网陷阱中去,却又不知道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的道理后,却连一个月的时间也不能坚持。」

孔子说:「颜回的为人处世,选择将中庸之道作为自己的信念,但凡收获到一个好的道理,就将它牢牢记在心里,不断努力践行,不肯将它遗失。」

出处

《中庸》,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小戴礼记》第三十一篇,作者不详,可能是由儒家学者在战国写成。宋朝学者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解读

中庸是一个被广泛误解的词语,但其实说到底,它的意思非常之简单:中,指的是不高不低、不多不少、刚刚好、很合适;庸,指的是日常、平凡、平常。

所以,中庸连在一起的意思,就是「每一分每一秒,都自然而然地,把每一件事,做到刚刚好」,换成现代的语境,就是「在对的时间,以对的方式,做对的事」。

很显然,对于一个复杂的人而言,这并不是一件能够做得到的事情,孔子当然也不是不讲道理,他一样也明白这一点: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所以,「中庸」如同北极星一样,是一个永远只能接近,却无法达到的目标,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目标,一个人才能不断前进,且永无止境。

正是因为永远无法达到,我们永远都处于不断接近的过程中,所以在这个过程里,真正重要的并不是进步得有多快,而是保证自己不会后退,日拱一卒、不断精进、绝不退转。

就像鸡汤文里面常说的「只要每天进步1%,一年后就会进步37倍(1.01^365≈37.78)」,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又有谁没有个起起伏伏呢?

所以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子贡和颜回都说:

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就连结尾,太史公司马迁自己都说: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换句话说,儒家追求的是那样的一种理想主义人格,以至于丝毫不肯降低自己的标准,敢于说出「错的不是我,而是这个世界」这样的话:

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一方面的确称得上是民族的脊梁,但另一方面,却也很难逃得了过于迂腐的批评。

但无论如何,这种极为刚健的精神,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一直都刻印在我们心中,超越了利益得失的判断,造就了整个民族的精神。

总结

追求合适的极致,融入日常的精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拓展阅读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
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论语》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说:「我和颜回讲话,他一整天都没有反问过我,就像个笨蛋一样。但是等他离开了,我再去了解他的言行举止,对我所讲的甚至还能够有所发挥,他并不是真的笨呀。」

《论语》

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对曰:「然,非与?」
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论语》

阿哲

好奇、探索、创造

相关推荐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

原文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君子 …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