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原文

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翻译

人人都知道我克敌制胜的方法,但没有人知道我是怎样制定并运用这些方法的。

所以,每次战胜敌人的方法都不一样,只是适应变化无穷的实际情况。

出处

《孙子兵法》虚实篇,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从齐国流亡到吴国,辅助吴王经国治军,显名诸侯,被尊为“兵圣”。《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它在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和战争实践中,都起过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解读

这个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领域的成功案例所轰炸,被种种成功的秘诀所吸引,被百花缭乱的奇迹所震撼。

是的,有很多人的确成功了,甚至于创造了奇迹,有很多方法的确帮助他达成了目标。

但问题在于,即使这些走向成功的方法是对的,但它对于我而言真的有用么?即使那些创造奇迹的路径是真的,但我真的能够再走一次么?

如果事情真的有这么简单,那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为何还在苦苦求索?

所以,如果我们有一个想要达到的目标,我们不该只是表表面面地问「达到目标的方法是什么?」,而是应该深入一层,去问「找到对的方法的方法是什么?」。

当然,你还可以继续深入,去问「方法是什么?」,不过这就进入哲学的范畴了,半夜三更的,不适合聊哲学。

那找到对的方法的方法是什么呢?孙子说得很明白:「应形于无穷」,用大白话讲就是实事求是,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做起来可就难咯!

对于打仗而言,实事求是就是「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通过分析敌我实力,了解敌我双方各自的优势与劣势;通过挑动敌人,了解敌方军队活动规律;通过侦查地形,了解哪些地方我方有优势、哪些地方我方有危险;通过试探敌人,了解哪些地方守备坚固,哪些地方守备空虚。

自然而然,我们很容易就能理解,「对的方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需要通过不断与现实世界进行交互以获得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方法」本身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实践」与「方法」的闭环,如「环之无端」。

所以,孙子说: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水,不变的地方在于它永远向下流,变的地方在于为了不断向下流,它不断随着地形的改变而改变。

「对的方法」也像水一样,不变的地方在于永远追求更高的效率,变的地方在于为了追求更高的效率,它不断随着现实情况的改变而改变。

简而言之,对于任何「方法」而言,一旦环境发生了改变,基本也就失灵了。真正能够给我们带来长期价值的,并非任何具体的「方法」,而是培养自己不断探索「对的方法」的能力。

方法如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再啰嗦一点,换个角度思考。

鱼与渔,固定的点与环形的圆,前者与后者的真正区别不在于多和少,而在于后者加入了最最关键的元素——「时间」。

总结

什么能点石成金?唯有时间。

拓展阅读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策:分析。
作:挑动。
形:侦查。
角:试探。
形兵:战斗的策略、部队的安排。
无形:没有固定的策略、没有固定的安排。
深间:最深入的间谍。
智者:有智慧的谋士。

《孙子兵法》虚实篇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兵法》虚实篇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孙子兵法》虚实篇

无招胜有招。

金庸

纸上谈兵。

成语

阿哲

好奇、探索、创造

相关推荐

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原文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翻译 善于打仗的将领,靠的是把握全局态势、创造有利形势,而不是 ...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1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