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原文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出处

《毛泽东选集》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在1930年给林彪的一封信。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毛泽东在这封信中批评了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一种悲观的思想。1948年林彪向中央提出,希望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姓名。毛泽东同意了这个意见。在收入本书第一版的时候,这封信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名批评林彪的地方作了修改。

解读

这封信写于1930年,在这之前,1926年,蒋介石夺权,与共产党闹翻,大肆搜捕屠杀共产党人,共产党人大革命高潮时近6万人锐减至1万余人。

同年8月,共产党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接连失败,迫不得已转移到山高林密的井冈山,合计兵力仅剩5000余人。接下来1927年到1928年,蒋介石穷追不舍,进行了三次围剿,红军缺枪少弹、缺医少药,悲观情绪极其严重。

这时,林彪问:「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

毛泽东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句话的背后,是冷静的分析、是超凡的远见、是坚定的信念、是无畏的勇气、是美好的希望。

我常常会想,一个人,或一群人,到底是是因为「看见」所以「相信」,还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详细了解了这一段历史,我才理解,「相信」和「看见」也许本身就是一件事。没有看见的相信,是愚蠢,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没有相信的看见,是懦弱,是毫无勇气的随波逐流。

正因为他看到了满地的干柴,才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正是因为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让更多同志们看到这满地的干柴。前者是远见,穿透时空,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后者是信念,凝聚人心,带领身边的人们一步步向前。

无论是一个人,一个组织,还是一个国家,总会遇到这样的至暗时刻,受到接连不断的打击,深陷于黑暗与绝望。在这样的时刻,我们需要从黑暗中看见星火,带领自己、带领身边的人,跟随着这一道微光,穿越生与死,穿越黑暗与绝望。

毕竟,这个世界如此复杂,如此混沌无常,无论多么深沉的黑暗里,总有那点滴的星光。

那么,看见它,跟随它,不要放弃希望。

总结

捕捉微光,抱持希望。

拓展阅读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尚书·盘庚》

天下事皆起于微,成于慎,微之不慎,星火燎原,蚁穴溃堤。吾畏其卒,故怖其始也。

《致族人书》贺逢圣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曾鸣

It is during our darkest moments that we must focus to see the light.

在最黑暗的时刻里,我们必须集中精神去寻找光明。

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奥纳西斯(希腊船王)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

阿哲

好奇、探索、创造

相关推荐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原文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没有进学校机会的人,仍然 ...

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原文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 ...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