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有常,自有进境

原文

每日有常,自有进境。

翻译

只要每天坚持,自然就会进步。

出处

《曾国藩家书》,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

解读

坚持,是最最简单的大道理,却也是最难做到的大道理。

而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正说明了坚持的重要性,也就是因为大多数人做不到,所以才让真正做到的人有了优势。

我们为何做不到坚持,我想曾国藩也给了我们答案:懒惰、贪婪、骄傲。

第一是因为我们懒惰,我们越是懒惰,就越习惯于懒惰,: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第二是因为我们贪多、求快,贪多则不专,不专则无用;求快,看不到成效,就灰心丧气,看到一点成效,就急功近利,拔苗助长:

凡言兼众长者,皆其一无所长者也。

凡是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

求速效必助长,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只要日积月累,如愚公之移山,终久必有豁然贯通之候,愈欲速则愈锢蔽矣。

第三是因为我们骄傲,有了一点小成就,就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什么都搞得定,什么都不听:

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人本性懒惰而贪婪,喜新而厌旧,目光短浅又骄傲自大。如何解决这个大难题,我想曾国藩同样给出了答案:有志、有识、有恒。

立志,有了渴望的愿景,才有前进的方向,才有对未来的憧憬,才有艰苦奋斗的意义,才有了每日有常的动力,戒除懒惰之心:

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我欲仁,斯仁至已」,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
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

有识,有了开阔的视野,才明白世界之广大和无穷,才知道自己之渺小与局限,也才会发自内心地谦虚,戒除骄傲之心: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也。

有恒,行日日不断之功,不再指望一口吃个胖子,而是顺其自然,一点一滴,慢慢来,不对自己过度自信,也不对世界过分期待,戒除贪婪之心:

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于是,每日有常,自有进境。

总结

行日日不断之功。

拓展阅读

看书不必求多,亦不必求记,但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忽换彼书耳。

《曾国藩家书》咸丰元年十月十二日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

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廿一日

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

余自十月初一日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

十月廿一日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诸弟每日自立课程,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须带在身边,予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行之。

《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俱,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一会,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锁。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都是徇外⑦为人。

五、读史、廿三史每日读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写日记、须端谐,凡日问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己出,终身不间断。

七、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八、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金寡,气之盛否。

九、谨言、刻刻留心。

十、养气、无不可对人言之事,气藏丹田。

十一、保身、谨遵大人手谕,节欲,节劳,节饮食。

十二、作字、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

十三、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附课程表)

盖士人卖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敢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家书》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

余早年于作字一道,亦常苦思力索,终无所成。近日朝朝摹写,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

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曾国藩家书》同治元年四月初四日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象传》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

《尚书》

败人两字,非傲即惰。

《曾国藩家书》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

阿哲

好奇、探索、创造

相关推荐

自然之中无飞跃

原文 Natura non facit saltum. 翻译 自然之中无飞跃。 出处 古老的拉丁文格言,出处不可考。 解读 「Natura non facit ...

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原文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 ...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