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死亡是唯一一座永远亮着的灯塔,不管你向哪里航行,最终都得转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会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出处
《三体》,刘慈欣(1963~),高级工程师,科幻作家,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三体》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解读
人是会死的。
这是一句大实话,说出来甚至会惹人发笑,可这同样也是真理,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与认同,我们总觉得死亡很远,但其实死亡就在我们眼前。
物理学中有“熵”的概念,熵越高,系统就越混乱,熵越低,系统就越有序。生命就是一个有序的系统,而自然的法则就是孤立的系统中,熵永远在增加,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无序。
对于生命而言,无序就是死亡,所以我们只能依靠汲取系统外部的秩序(热量、营养),来维持生命系统的秩序,对抗熵增,对抗这个死神。
这就是自然的法则,一个死神永远在我们身旁,它赋予万物注定死亡的命运,每一分每一秒收割着我们的生命,或者说,它就是时间本身。
一切终将逝去,唯有死神永生。
总结
死神就在身旁。
拓展阅读
Being-towards-death.
向死而生。
《存在与时间(Sein Und Zeit)》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若无某种类型的终结性(finality),人根本无法生活或思考。
《论柏拉图的<会饮>(Leo Strauss on Plato's Symposium)》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
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我与地坛》史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