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列子问关尹曰:“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栗。请问何以至于此?”
关尹曰:“是纯气之守也,非知巧果敢之列 。居,予语女。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夫奚足以至乎先!是色而已。则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无所化。夫得是而穷之者,物焉得而止焉!彼将处乎不淫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游乎万物之所终始。壹其性,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夫若是者 ,其天守全,其神无隙,物奚自入焉!
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迕物而不慴。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圣人藏于天,故莫之能伤也。
翻译
列子说:“至人,潜水,水不窒息,入火,火不烧身,独立百尺高竿顶,泰然不惊。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关尹回答说:“这是因为持守住纯和之气,并不是智巧、果敢所能做到的。坐下,我告诉给你。大凡具有面貌、形象、声音、颜色的东西,都是物体,那么物与物之间又为什么差异很大,区别甚多?又是什么东西最有能耐足以居于他物之先的地位?这都只不过是有形状和颜色罢了。大凡一个有形之物却不显露形色而留足于无所变化之中,懂得这个道理而且深明内中的奥秘,他物又怎么能控制或阻遏住他呢!那样的人处在本能所为的限度内,藏身于无端无绪的混沌中,游乐于万物或灭或生的变化环境里,本性专一不二,元气保全涵养,德行相融相合,从而使自身与自然相通。像这样,他的禀性持守保全,他的精神没有亏损,外物又从什么地方能够侵入呢!
关尹又说:“醉酒的人坠落车下,虽然满身是伤却没有死去。骨骼关节跟旁人一样而受到的伤害却跟别人不同,因为他的神思高度集中,乘坐在车子上也没有感觉,即使坠落地上也不知道,死、生、惊、惧全都不能进入到他的思想中,所以遭遇外物的伤害却全没有惧怕之感。那个人从醉酒中获得保全完整的心态尚且能够如此忘却外物,何况从自然之道中忘却外物而保全完整的心态呢?圣人融入天地自然,所以没有什么能够伤害他。
出处
《庄子》中的“达生”篇,“达”指通晓、通达,“生”指生存、生命,“达生”,就是通达生命的意思。
解读
人不仅被外物所伤,其实更多的是被自己所伤,被自己的种种情绪所伤。
所以只有保有内心的纯净与完整,不为外物所扰动,就能最大限度保养生命。
总结
撄宁。
撄:扰动。
宁:寂静。
含义:道家所追求的一种修养境界,指触外物而不为所动,保持心神宁静。
拓展阅读
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
《庄子·大宗师》
撄宁者,撄而后成者也。
撄,扰动也。宁,寂静也。
成玄英 疏
动而常寂,虽撄而宁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