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却做不到,是无数人内心常有的感叹。
知与行之间的阻塞,一直都困扰着我。如果说知先于行,就意味着有真知,才有真行,真正的困难在于如何去寻求真知。如果说行先于知,就意味着我们是在试错中不断成长,真正的关键在于行动的勇气与激情
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毫无意义,于是,我潜入历史的长河,追随先贤们在这条路上曾经走过的足迹。
《尚书·说命中》中,名臣傅说向商王武丁讲述治国安邦的道理「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后来魏徵向唐太宗上疏引用了这句话,还续了两句「非行之难,终之斯难」,可见古人跟我们也没什么不同,人性亘古不变。
《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描述了从知到行的全过程,其意思是一方面持成长性思维,广泛涉猎各类知识;另一方面持批判性思维,在思考后创造自己的见解,于是方能坚定奉行。可见它认为知是一个过程,行是一个结果。
而《论语》中开篇的第一句话,便是「学而时习之」,这里的习即是践行的含义。我妄自猜测,这是孔子时常念叨的一句话,可能念叨得让诸位弟子耳朵都起茧了,以至于印象无比深刻,否则也不会被他们放在整本书的开篇。
《荀子》则继续对其加重笔墨,写到「学至于行之而止矣」,直接挑明了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行,学的终极就是行。
后来,朱熹在《语类》中对此加以延伸,「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给我们辨析了知与行之间紧密无法分割的关系。可见他更进一步,开始把知与行紧密联系起来。
接下来,王阳明更是直指根本,《传习录》中写到「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指出知行本是不可分割的一体,是一个过程的两个端点。
可知行合一,真的是这个问题的终极答案么?
说实话,我并不认同,否则我也不会因为长久以来的困惑而写下这些文字。因为「知行合一」只是一个概念,按照王阳明的理论,我只是站在了起点,关键是我如何才能走到终点呢?
于是,我尝试着进入更深的层面,去理解并践行这个概念。
如果说知与行本是不可分割的一体,是一个过程的两个端点,那么这个过程是什么呢?很清楚,对于王阳明自己来说,这是圣学的功夫,即成为圣人的修行,我没有如此远大的志向,所以泛化一点,我想可以把这个过程称为一段「转变(Transformation)」的旅程。
那这是一段怎样的旅程呢?
继续深入王阳明的世界,我发现这绝不是一段轻松的旅程,而是一段磨练自己的旅程,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就是「事上磨」,自我的转变,来源于不断经历世事的冲击。就像收割回来的稻米,要经过舂、簸、筛、拣,才能成为纯然洁白的精米。
我想他的话是可信的,因为他的经历也完全应证了他的言语。他了悟「知行合一」的关口,正是在他被逼到了生命绝境的时刻。
在这段旅程里,我们首先转变的不是自己,而是对于世界的认知,这个世界绝非只是我们无法对抗的命运,恰恰相反,与这个世界的碰撞更是转变我们自身命运的契机。
想走好这段旅程,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王阳明其实也说得很明白,他在龙场悟道之后,写了《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给追随自己的学生们提出了4点要求:
- 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在这段旅程的起点,我一无所有,唯有向前的决心,于是立下志愿,它关乎我想成为怎样的人、做成怎样的事;
- 勤学:在立下志愿之后,要保持谦虚之心,勤奋地学习,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一步一步扎实地往前走;
- 改过:在前进的过程中,不免有些过失、遇到挫折、走入歧途,既要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也要摆正心态、不对自己过于苛责;
- 责善:这个旅程长路漫漫,我并非一人独行,而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和他们相处,要坦诚相待,指出问题,共同进步。
这些要求也并非分割开的四个部分,同样也是合一的,它们就像四根相互缠绕的绳子,组成了一条更为坚固的绳索,这条绳索,将会帮助我一步步登顶着名为「转变」的山峰。
写到这里,我仍然不满意,而且是越写越不满意,始终觉得这些金玉良言的背后,充斥着一股子陈腐的味道。说到底,这些大道理又有谁真的不懂呢?
于是我再次追问,知与行究竟为何而合一?这段旅程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是因何而转变?
我突然灵光一闪,浮现出查资料时,在《中庸》中翻到过的一句话,「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说的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吃饭,但真正洞悉味道这件事的人极少。其意思是行不一定带来知,必须对行的经验进行刻意处理,才能获得知。
然后就联想到孔子比较隐晦的「吾日三省吾身」,还有孟子非常直白的「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在他们看来,是否对经验进行刻意处理,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如果行的结果无法促进知的建立,则只能陷入一片混沌,泯然众人。
为什么「对行动所得到的经验进行刻意处理」这件事如此重要?我想,它把从知到行这条我们本以为梆硬的线段,弯折成了一个首尾相接的圆环。
于是,知与行这两个端点合而为一,然后消失在了这个圆环里。
行并非知的结果,没有行相应证的知,并非真知,而只是臆想,无论臆想多么的精妙,它都无法穿透自己的身体,打破自我与世界的屏障。
知并非行的原因,我们之所以能够创造真知,是因为我们的行可以得到世界所给予的回应,我们的心智又能因应这样的回应做出转变,这转变才是真知的本质。
知与行,是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亦是我们与世界交流的语言,自我通过与世界互动,一方面改变了世界,另一方面更是改变了自己。再进一步,从心智的角度来看,世界与自我几乎是等价的,世界存在于自我之内,改变自我的真正方式,就是去改变这个世界。
最终,我得出结论,改变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去改变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