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When I believed that my existence was such a further fact, I seemed imprisoned in myself.
My life seemed like a glass tunnel, through which I was moving faster every year, and at the end of which there was darkness. When I changed my view, the walls of my glass tunnel disappeared. I now live in the open air.
There is still a difference between my life and the lives of other people. But the difference is less. Other people are closer. I am less concerned about the rest of my own life, and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lives of others...
My death will break the more direct relations between my present experiences and future experiences, but it will not break various other relations. This is all there is to the fact that there will be no one living who will be me.
Now that I have seen this, my death seems to me less bad.
翻译
曾经,当我认为我的存在就是这样一个颠簸不破事实的时候,我似乎被禁锢在了自我之中。
我的人生,就像是一个玻璃隧道,我在其中一年比一年更快的穿行,而在隧道的尽头是一片黑暗。当我改变了观点,我的玻璃隧道的墙壁就消失了,现在,我生活在旷野之中。
在我的生活和他人的生活之中,仍然存在着差异,但区别不大。我与他人更近了,对自己余生的关心变少了,而对他人的关心变多了。
我的死亡将打破我的现在经验和未来经验之间更直接的联系,但它不会打破其他各种联系。这就是所有的事实,没有一个活着的人会是我。
现在我看到了这一点,我的死亡对我来说似乎不那么糟糕了。
出处
《理与人(Reasons and Persons)》,德里克·帕菲特(Derek Parfit,1942~2017),出生于中国的英国哲学家,专注于人格同一,理性和道德。他被普遍认为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伦理学家之一。由于他对人格同一概念、对关怀世代正义和对道德理论结构的分析的突破性贡献,他被授予2014年肖克奖。
解读
什么是「我」?
我相信这是有关人的最核心的问题、最基石的问题、最釜底抽薪的问题。如果把自我看做一个倒金字塔,那「我」就是那第一块砖。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答案,或者说每种不同的文化里,都隐藏着回答这个问题的标准模板。而我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也就决定了我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构建自我、如何与世界相处。
德里克·帕菲特(Derek Parfit)不愧是一个神人,这辈子只出版了两本书,而且第二本还没有完成,虽然他在国内并不知名,但是在海外却是大名鼎鼎。他对于「我」的解释,在短短几十分钟内,就完全颠覆了我的世界观。
简而言之,他认为,「我」并不存在,真正存在的是我们的「心理连续性(Psychological Continuity)」,即「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的连续性和相关性。
要解释他的观点,我们需要先聊聊「忒修斯之船(The Ship of Theseus)」的故事,这是公元一世纪希腊作家普鲁塔克提出的一个问题。他说,有这么一艘船,它在海上航行了数百年,经过了很多次维修,以至于所有的木头,都换过了,它还是原来那艘船么?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呢?
人也就如同这艘船,我们在身体上新陈代谢,在心理上获得新知,遗忘过去。那么「我」为什么一直都是「我」呢?
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是连续的。我今天的记忆、欲望、信念,与我昨天的记忆、欲望、信念差别不大,而同样的,我昨天的记忆、欲望、信念,与前天的也差别不大。所以,我们开始产生了一种错觉,即「我」一直都是「我」,有着一个稳定的「我」。
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把「我」看作是「心理连续性」的产物,那么就会有一个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启发性的推论,那就是每一刻的「我」,都是不同的「我」,「我」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我」与「我」的联接。
这与佛教的观点很类似,佛教同样认为,恒常不变的「我」只是一个幻觉,「我」总是处于不断的生灭之中。
最有意思的是,这样基本的,似乎远离真实世界的观点,却有着异乎寻常实际的用途。它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自我与这个世界 —— 有无数的我,站在时间的长河之上,每一分每一秒,都存在一个独立的我。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现在的我,与昨天的我有99%的相似度,与5年前的我有50%的相似度,与童年时8岁的我,只有5%的相似度。
也许你会问,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对于我而言,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我开始把未来的自己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如果我听到闹钟没有起床,那么我就伤害了那个上班路上堵在高架桥上的自己;如果我今天熬夜,那么我就伤害了明天的那个自己;如果我这个月大吃特吃,那么我就伤害了下个月含泪早起跑步的自己。
中国的文化中,我们总是在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都都有着丰沛的同理心,可问题在于,我们常常对于自己却过分苛刻。我们常常以一个比对待陌生人还不如的视角,来对待未来的自己。
一旦建立起一个这样的自我观,我们就将一个混沌的自我,分裂成了无数个时空片段里的自我。在这样的图景里,此时此刻的我的行为,将影响无数个未来的我的处境,而我,也必须为他们负责。从而能够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而如果将他人,也纳入这样的图景中,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连续性,不仅仅存在于时间长河的无数个我之中,同样也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里。一方面,我的行为,会影响无数的人;另一方面,我继承了无数人的理念,也将影响无数人的理念。于是,「我」的概念,也就消散在了时间的长河之中,融入了芸芸众生里。
这个世界如同巨大的永恒瀑布,而「我」就如同一颗水滴,它顺着时光向下流淌,可以选择与其他水滴碰撞、交融,激起漂亮的水花,映照出美丽的彩虹。每一分每一秒的「我」,都不尽相同。最终,消散在空气中,融入整座瀑布。
很美的视角,不是么?
总结
方生方死,有我无我。
拓展阅读
We might neglect our future selves because of some failure of belief or imagination.
我们可能会因为信仰或想象的失败,而忽视未来的自己。
德里克·帕菲特(Derek Parfit)
We ought not to do to our future selves what it would be wrong to do to other people.
如果做某件事对别人而言是错的,那么也不应该对我们未来的自己做同样的事。
人所不欲,勿施于己。
《理与人(Reasons and Persons)》德里克·帕菲特(Derek Parfit)
To abstain from the enjoyment which is in our power, or to seek distant rather than immediate results, are among the most painful exertionsof the human will.
放弃我们力所能及的享受,或追求遥远而不是立竿见影的结果,是人类意志最痛苦的行为之一。
纳骚·威·西尼尔(Nassau William Senior)
My thoughts turn to something I read once, something the Zen Buddhists believe. They say that an oak tree is brought into creation by two forces at the same time.
Obviously, there is the acorn from which it all begins, the seed which holds all the promise and potential, which grows into a tree. Everybody can see that.
But only a few can recognize that there is anther force operating here as well-the future tree itself, which wants so badly to exist that it pulls the acorn into being, drawing the seedling forth with longing out of the void, guiding the evolution from nothingness to maturity.
In this respect, say the Zens, it is the oak tree that creates the very acorn from which it was born.
我想起自己读过的禅宗信徒的信仰。他们说,同时有两种力量创造了橡树。
显然,一切都始于一颗橡子,其包含所有的承诺与潜力,长大而成树木, 每个人都了解这点。
但仅有一些人认识到,还有另一种力量在此运作——存在于未来的橡树本身,它是如此渴望存在,以至于拉扯橡子,带着渴望从虚空中拔出幼苗,引导着从虚无到成熟的演变。
禅宗信徒说,就此而言,正是橡树创造了它所诞生的橡子。
《美食祈祷和恋爱(Eat, Pray, Love)》伊丽莎白·吉尔伯特(Elizabeth Gilbert)
You need to learn how to select your thoughts just the same way you select your clothes every day. This is a power you can cultivate. If you want to control things in your life so bad, work on the mind. That's the only thing you should be trying to control. Because if you can't learn to master your thinking, you're in deep trouble forever.
你需要学习如何选择你的想法,就像你每天选择衣服一样。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假如你那么想控制自己的生活,就从脑子着手。这是你唯一应该努力控制的事情。因为你若学不会操控自己的思考,恐怕前途不妙。
《美食祈祷和恋爱(Eat, Pray, Love)》伊丽莎白·吉尔伯特(Elizabeth Gilbert)
Philosophers should not only interpret our beliefs; when they are false, they should change them.
哲学家不应仅仅只是解释我们的信念,而是当它们是错误的时候,应该改变它们。
《理与人(Reasons and Persons)》德里克·帕菲特(Derek Parfit)
The notion that an eternal soul does not exist can be weightless in an instant, but with it comes near-infinite possibilities.
「永恒不变的灵魂」并不存在这个概念会在一瞬间带来失重感,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近乎无限的可能性。
《TED:有一个真实的你吗?(Is There a Real You?)》 朱利安 · 巴吉尼(Julian Baggini)